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 课程思政理论 -> 正文

当前课程思政实践中的几个隐性问题

发布日期:2023-10-24   来源:教育技术前沿   点击量:

   曹殿波 教育技术前沿 2023-10-03 00:02   转载     

    从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至今已经三年有余。几乎所有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工作都已经从以前的自发状态转变为自为状态。但是在探索的路上陆续出现一些问题,有的是表面化、硬植入的显性问题,有的则是隐藏至深的隐性问题,本篇小文重点针对这些隐性问题稍加挖掘整理。

第一个问题是课程思政单兵作战,成效不明显的问题。课程思政,顾名思义是在课程中开展,从名字中也没有“协同”之意,老师们都在各自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自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融入专业教学的方法。起初为了推动工作这种做法是可行的,但是这样的做法容易造成“各自为战”,难以形成育人“合力”的问题。比如有时候会因为彼此冲突或者彼此重复,而降低育人成效。“专业思政”的概念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出来,这个概念的出发点就是引导全体专业教师从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框架中,做好顶层设计,合理分工协作,实现育人效果最优化。然而,至今依然缺少较为成功的实践。
第二个问题是课程思政与五育并举关系不畅的问题。课程思政工作要求各门非思政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程保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里的各门课程并非简单指代专业课程。其它公共课程甚至第二课堂课程均在非思政课程范围之内。由于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我们在处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关系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规划。课程思政从本质上说就是在非思政课程中的“德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有一个专用名词“学科德育”。五育并举虽然要求德育为先,但不是说在其它四育中融入德育,而是五育在德育的统领下实现相互融合。“分育”和“德育+”都不是党和人民所期待的五育并举。
第三个问题是课程思政成效评价困难的问题。德育的评价一直都是难点问题,即便是在专门的德育课程中,德育的成效也是难以进行直接测量和评价的。更多时候我们用学生在德育认知方面的表现来代替德育效果的测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德”本身就具有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成分,三者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复杂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成分进行测量所得结果都很难说是整个“德”的学习结果。对应课程思政成效的评价,当前的主流做法是通过开展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学习者自我评价,在学习成效测量的手段上采用综合性的任务,融知识、能力测量和课程思政评价于一体,单独设置观测点。对于这些做法,我是持肯定态度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作为态度、品德、规范以及部分学科素养的课程思政,往往是在其它“四育”中协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成效显现的时间也往往较长。因此,如果要开展短期测量,最好针对细节或者分解点来开展。同时,建议积极探索开展长期测量的方式方法。
第四个问题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问题。开展课程思政,一定需要相应的载体。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选择课程思政元素的时候存在门槛过低的现象。甚至有专家认为,只要是真善美的内容,只要能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都可以作为课程思政的元素。于是我们看到了在很多课程大纲中,都挖掘了大量的课程思政元素,有的还加工整理成了映射关系表格。这种做法就类似一个人本来缺钙,却猛给他吃多种维生素。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如果配合晒晒太阳,可能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活动,还要考虑一个效率的问题,提高针对性。